学术/科研
事业单位
1000-9999人
公司地址
公司描述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物理所”)成立于1950年8月15日,其前身是成立于1928年的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和成立于1929年的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1950年在两所合并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1958年9月30日启用现名。
物理所是以物理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性研究机构。研究方向以凝聚态物理为主,包括凝聚态物理、光学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软物质物理、凝聚态理论和计算物理等。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物理所坚持以“三个面向”、“四个率先”为目标,系统谋划和推进研究所“一三五”规划。超导、拓扑、纳米、表面、极端条件等多个学科走在了世界科技最前沿;磁学、光学、先进材料、清洁能源等诸多领域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除了聚焦基础前沿问题,扎根中关村科研攻关外,物理所还积极参与北京科创中心怀柔科学城、粤港澳大湾区科创中心松山湖材料实验室以及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建设,为科技强国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物理所现有超导、磁学、表面物理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物理、电子显微镜、纳米物理与器件、极端条件物理、清洁能源前沿研究、凝聚态理论与计算6个院重点实验室,软物质物理、固态量子信息与计算、微加工3个所级实验室,它们与国际量子结构中心、量子模拟科学中心、北京散裂中子源靶站谱仪工程中心、清洁能源中心、超导技术应用中心、功能晶体研究与应用中心、量子计算研究中心、应用物理中心8个研究中心共同构成物理所的研究体系。技术部及各实验室、各研究组的公共技术平台共同构成全所的技术支撑体系。此外,物理所还是北京物质科学与纳米技术大型仪器区域中心、中科院电镜技术联盟的牵头单位,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的共建单位。2019年,物理所在大科学装置建设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综合极端条件实验装置北京部分,基本建设已完成95%,科研设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作为项目法人单位的材料基因组研究平台和清洁能源材料测试诊断与研发平台项目也获得重要进展。基本建设均已完成99%,科研仪器设备均已累计完成支出60%以上。物理所与高能所共建中国散裂中子源(东莞)项目,相关团队全力投入靶站谱仪的开放运行工作,完成了大气中子辐照谱仪的物理设计优化与整体工程设计,持续开展磁性、锂离子电池材料的中子散射研究。
截至2019年底,物理研究所共有职工825人。其中科技人员443人、科技支撑人员148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8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7人。
2019年,物理所继续发挥科研优势,共承担在研项目675项(包括新增项目279项)。其中,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3项(新增6项),主持973项目(含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5项(新增5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7项(新增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7项(新增3项);主持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1项、项目4项;主持院重点部署项目1项;主持重大仪器研制项目12项(包括新增项目2项)。
2019年,物理所深耕各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科研成果。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原子级精准控制的石墨烯纳米结构折叠,为目前世界上最小尺寸的“石墨烯折纸”。在国际上首次观测到马约拉纳零能模近量子化的电导平台,给出了铁基超导中存在马约拉纳零能模的关键性实验证据。采用材料基因工程理念开发了独特的高通量实验方法,实现了非晶合金的快速筛选,研制出高温高强块体非晶合金新材料,突破了现有非晶合金的使役温度极限。创建了一种高效且全自动的算法用于检测非磁性材料中的非平庸拓扑,不仅提高了探索新拓扑材料效率,也为高通量计算打下了基础。与合作者应用具有12个超导量子比特形成一维链结构的器件,实现了强关联量子行走的模拟。与合作者利用全联通的20超导量子比特器件,成功实现了20量子比特多组分薛定谔猫态制备。与合作者的冷冻电镜静态结构相结合,实现单分子动力学过程的精确测量,深度解析了染色质重塑因子调控DNA在核小体上滑移的分子机制。“基于材料基因工程研制出高温块体金属玻璃”工作入选2019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最新研究表明自然界中约24%的材料可能具有拓扑结构”工作入选201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首次完成强关联纠缠体系的量子行走实验”和“实现石墨烯纳米结构原子级精准的可控折叠”工作入选中科院2019年度科技创新亮点成果。